热线:0551-62826822
手机:13955131772

C臂漫谈:开口与SID

发布时间:2023-11-20人气:0

什么是C形臂的开口?什么是C形臂的SID?它们有什么临床意义?

开口,指的是影像接收器(影增或平板)外壳下缘到X光发生器(球管)外壳上缘的距离(见图一)。开口的临床意义,是表明设备出入手术床时的空间大小。

开口的设计,不是随心所欲的。开口太小,设备推入手术床时,球管或平板可能与病员或监测仪器接触,有碰撞或感染风险(见图二);开口过大,整个设备的体积增大,重量增加,移动和定位不方便。

目前市面上的C形臂,开口一般在700mm-800mm之间。

开口对比图_画板 1.jpg


SID(Source Image Distance),指的是球管焦点(灯丝)到影像接收器的距离(见图一),也叫源像距、焦屏距。SID的临床意义,在于表明该设备的最大视野。SID的长度与视野成反比例关系,SID越长,视野越小,反之亦然。

SID的长度是由开口决定的,开口越大,SID也越大。SID比开口要长,一般要长200mm左右。举例:如果开口是750mm,SID就是950mm。  

C形臂的SID通常是固定的,如果要扩大视野,可以调整机架。正常透视时,球管在床下,平板在床上(见图三)。如果将机架旋转1800,把平板放到床下,再升高机架,让平板贴近床板(见图四)。就能获得较大的视野。


开口对比图-02.jpg

本世纪初,瑞典的SWEMAC(斯威麦克)公司推出了双平面X光机,俗称G形臂(见图五)。随后,国内一些厂家开始仿制,推出不少类似的产品。G形臂因为要搭载两路曝光系统,其机架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。与C形臂相比,其开口和SID也有了不同意义。

开口对比图-07.jpg

先说G形臂的开口。通常来说,开口指的是球管上缘到平板下缘的距离(见图六,线段a),但对G臂来讲,应当是线段b,因为b才能反映进出手术床的空间大小。所以,G臂的开口是线段b而不是线段a。

从图六中可以看到,线段b(开口)很小,所以G形臂不能从手术床的侧位进入,只能在手术前从床头套入(见图七),而且手术中也退不出来。这个缺陷给设备定位和手术操作带来困难,影响了这类设备的推广应用。

开口对比图-05.jpg


我们把线段a叫“内高”。G臂的内高一般做的很大,大都超过1000mm。这是因为G臂不能在术中退出手术床,医师只能在平板下方的空间操作器械(见图八,线段c),空间不够,会妨碍手术操作。要保证足够的手术空间,必然导致G臂另一个缺陷:体积大,笨重。对于移动设备来说,这是比较致命的。

为什么C形臂开口很小,却没有手术空间问题呢?第一,C形臂可以方便的将设备撤出手术床,让出操作空间。第二,将C臂向下滑动900(见图九),开口向上,也很方便的腾出了操作空间。

开口对比图-03.jpg


再谈下G臂的SID。如前所述,C臂的SID由开口决定的,G臂的SID由内高决定的。如果内高1000mm,SID就是1200mm,比普通C形臂大300mm左右。我们知道,SID与视野成反比例关系,过大的SID,使得影像视野狭小,不能覆盖兴趣部位。

G形臂是要实时获得正侧位影像,手术部位必须位于两条X线的交点处(见图十),机架和人体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。这样,用C形臂的方法调整视野(见图四),就行不通了。

SWEMAC公司借用了DSA(血管造影机)的方法,将影像探测器设计为可移动的(见图五)。这样,在不动机架的情况下,通过调整探测器的位置,来改变SID的长度,增大影像视野(见图十一)。这种功能,就叫可变SID。其SID可在1200-900mm之间调整。

开口对比图-04.jpg

G形臂将传统C形臂的单一影像改变为双平面影像,是移动式X光机的重大进步。但与C形臂相比,G形臂的缺陷也比较明显。首先,开口小,设备只能床头套入,又退不出来,这对手术影响是比较大。其次,较大的内高,使得设备庞大、笨重,这在手术定位、设备移动等操作时都不方便。

近几年,中国的CHIMEDX(吉麦智能)公司推出了一款双平面X光机(Geelin500)。这款产品在C臂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可以伸缩的副臂,可在C形和G形之间自由切换(参见图十二)。

开口对比图-06.jpg

标签:全部